在日本,
自認為是中產階級的人越來越少,
更多的人認為自己是"下流社會"

在英國則有所謂的「IPOD世代」(iPod generation),
這裏所說的不是蘋果電腦的「iPod」,
而是年輕一代承受沒安全感(insecure)、
壓力大(pressured)、
過重的稅負(overtaxed)
高築的債務(debt-ridden)四種壓力.

在台灣,
則有「卡奴」的出現,
刷爆的信用卡,
透支的現金卡,
壓得這些人喘不過氣.

年輕的一代,
父母供應無缺,
出國留學回來,
應該有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發展,
然而,
現在出國回來,
薪資3萬多的人比比皆是.

客觀的來說,
並不符合投資報酬率.

強調貸款容易,
前面幾期只需付利息,
許多人買了不是自己能力可以負担的房子.

卡奴上電視抗議銀行高利率逼迫,
看著負債的人身上的名貴包包,
欠錢的人開著進口車,
這是怎樣扭曲的價值觀?

卡債協商願意參與的人很少,
都等著政府通過破產法,
等著公權力要求銀行降低利率,

政府的確有責任,
過去的教育沒教會"量力而為"
"借錢是高尚行為"的廣告卻如催眠般,
肆無忌憚的在各個傳播媒體上對大眾洗腦.

現在,
還要全民為卡奴買單?
這是怎麼一回事?

我們願意協助值得被幫助的人,
前提是,
他們也真的願意付出努力.

要為超支買名牌的人付賬?
對不起,
恕無法接受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osan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